劇情簡介
俗话说“人怕出名猪怕肥”,成功人士孙悟空对此恐怕是最有感触的了。今天是“奥运吉祥物”的讨论,明天有“国产货与进口货”的争议,后天……孙悟空真是被各路“突如其来”的媒体、学术同胞们“照顾”得筋疲力尽,叫苦不迭。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,孙悟空也会呆在自己的别墅里,静静地思索着“我是谁?”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,他就是不明白:这个人啊,究竟是什么回事?是自己变得太快还是世界变化太大?遥想当年,自己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不声不响地出世,尔后也不曾品味过什么母慈父爱,独自在山中“行走跳跃,食草木,饮涧泉,采山花,觅树果”,寒尽不知年,又有几人关注过呢?好在“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”,他自小便锻炼出了自力更生、白手起家的优秀品格,力求上进,还真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呢,卓然成为国家栋梁之才。于是情况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,经常门庭若市,转折亲更是应接不暇,前后对比,境遇两重天!真是应了“穷在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”这句老话。在业内,孙悟空几乎可以说是个横空出世的人物,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,对于其过去,他自己不曾提及,外人更是无人知晓。但是,都是出名惹的祸,像孙悟空这么一个成功人士,一些八卦媒体哪里会放过?对于其身世等隐私自是穷追不舍,时爆猛料。因此,江湖上就有了许多的传说与猜测。近年来,关于孙悟空“户口”所在地,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版本:版本一:孙悟空来自甘肃。该观点的依据是在甘肃榆林石窟中的壁画——《唐僧取经图》中有一个紧随唐僧的尖嘴猴腮的胡人,与孙悟空本人极其相像。版本二:孙悟空是进口货。该观点的依据是在印度古代叙事诗《罗摩衍那》中有一个神通广大、智勇双全的神猴,叫“哈奴曼”,因此有专家提出孙悟空是从印度“进口”的,甚至有“非法入境”的嫌疑,必要的话可以追究其越境责任。版本三:孙悟空源自淮涡水神无支祁,该观点的坚定支持者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。版本四:孙悟空乃天外来客。该观点认为,孙悟空其超凡的智慧不是人类所具有的,在科学没有提供更大可能的前提下,惟一的解释只能说他是天外来客了。孙悟空的身世本来就是一个秘密,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,更显得扑朔迷离:孙悟空活像从“石头缝里蹦出来个孙猴子”一样。那么,孙悟空究竟来自何方?是何方神圣?难道他真的是天外来客吗?带着举国人民的期待,借孙悟空到长安出席“年度风云人物”颁奖典礼之机,《大唐时报》首席记者吴承恩经过多重努力,打通层层关系,终于说服孙悟空接受其独家专访。在长安一家古香古色的咖啡厅里,孙悟空非常坦然地面对吴承恩提出的各方面问题。当涉及到“身世”这个国人最为关注和敏感的问题时,孙悟空则轻描淡写、似答非答道:“其实,对任何人而言,出身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要有这么一个人。”“怎么说?”“存在才是真理!比如刘邦,堂堂汉高祖,又有谁想到在没有建立大汉王朝之前,他也只不过是个街头地痞流氓而已呢?遥想当年,秦始皇出巡,气势磅礴,威武无比,刘邦还非常羡慕地说:‘大丈夫生当如此。’多年之后,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建立了大汉的百年基业,汉高祖的威名天下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而又有多少人记得当年那个地痞流氓呢?”“确实是这样的。”“所以说,天气下降,地气上升;天地交合,群物皆生。人乃是万物之灵,应该生而有幸。”“孙先生您说得太玄乎了,恐怕读者不能理解啊!”“也罢,既然大家喜欢猜测,就让大家继续猜测下去吧。”……后来,吴承恩根据这次专访以及前面的一些采访,写成一本名为《孙悟空的前世今生》(即流传千古的古典名著《西游记》)的报告文学,连载在《大唐时报》上。在该著作中,关于孙悟空的身世,吴承恩以其特有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做了如此描述——石裂而猴生,也正是因为吴承恩的这部作品,给孙悟空本来就神秘的身世平添了许多的浪漫色彩,同时也免不了无休无止的争论。此乃后话。